查看原文
其他

李辛:身体一有大病,说明生命列车的方向已错了很久

岐伯有道 2020-09-18


▲李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毕业,天津中医学院心身医学硕士,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。


摘要

我们发现身体有大病的时候,已经是生命列车的方向错了很久了。但有一点一定要记得,心念随时有机会转回,心念一转,神气随时有机会复正,在每一个当下的人事对待中,我们都在有意无意识的或被动或主动的做出选择。所以,古人说“如临深渊、如履薄冰”,不敢自欺。

来源: 希言館


| 治神 |


疾病,先是从生命无形的部分,从精神、信息的层面开始出问题;第二个阶段,到气的部分,能量格局和运行规律发生紊乱;第三个阶段,到有形的疾病层面。


就像现代社会,国家出一个政策,这就是一个念头呀,一个念头变成了一个文件;那么,社会的文化取向,资金流、信息流、物流都马上会变化,对不对?这个就是第二个层次;然后有的企业发展起来了,有的企业就要生病了,然后再作用到具体的某一个人。


所以,一个人如果得了很重的病,绝对不是因为某种单一因素引起,突然得的,绝对是五年、十年,甚至是花了三十年、四十年的时间来得这样一个病,就这样一点一点,最后是沿着精神-能量-形体的次序扩散、固化。最后,所有的层次都出现问题了。


在远古的时期,对于神的层面有特定的治疗方法。像扁鹊、华佗、孙思邈这些大医,他们本身既是医生,又是有修行、在修炼的人,或者是道家或者佛家人物。因为有修炼,能体会到无形的层面,能够与这个层面交流互通,在合适的节点来调整这个部分。这样的中医,具有“治神”的能力。


我们现代社会中也还隐约保留着有这种能力的医生和类似的方法。比如,我们有烦恼、疑惑、纠结时,这就是疾病的第一个阶段。有的人可能会到宗教场所,西方可能会去教堂去尝试化解问题。


前几个月,我们在法国的一条天主教的朝圣之路走过近一个月。西方的教堂是针对大众的,教化和接引大众,给人们一个回归和静心的机会。在古代的大教堂里,有一个区域是留给需要面对自己和至高者的。


一路上,我们在修道院住过,修道院是教士自己修炼的地方。他们告诉我,神父也分成几种,有讲课的神父,也有修炼静心的神父,就是修士,通过修炼,学习作为卑微者的聆听,聆听至高的声音,来自本源的启示,纯洁人的心。



| 交感 |


针灸的时候,这根针插在你身体里,你的身体既不能吸收它,它也不会像冰棍儿一样融化,没有任何物质成分进入,对不对?那它怎么来帮助你呢?


它能帮助我们改变能量的线路。就像一个交通警察,北京三环堵得最厉害的时候,可能国贸得安排三个警察来疏导,那就是三根针。京承高速路口放一个警察,那就是扎一根针,这根针放在那里是干什么呢?放在那里,就是一个引导的力量,调节流量。


桌上这盆花有什么作用呢?按现在的科学头脑,它没有什么作用。因为这是一个教室,我们在讲课,和这个花有什么关系啊?


这个花有它的力量,不管我们在这里,还是不在这里,它会发挥作用。即使到了半夜,这个花跟教室里所有这些东西,也在一一交感。


交感。这个字我再写一遍,大家要去体会这个。


我们现代人熟悉的是交换,你给我一个桃子,我还你一个梨子。什么是交感?有没有这样的体会,本来还挺安心的,某个人一靠近你,就觉得浑身燥热,心神不定。这就是交感。


有时候,本来挺好的,给一个朋友打电话,虽然没见到他,你也会觉得心烦意乱,甚至到了晚上,有关他的事和想法还是停不下来,这也是交感。我们会以为是自己脑筋停不下来,还有一种可能,是他停不下来,你们交感了。


甚至有时候,你想到某件事,或者某个人,你马上会进入某一种特别的神、气、形的状态,而且那个时候你的思想啊、你的感官啊,好像跟平时不一样。本来这棵树看着挺顺眼的,在那个状态就想要换掉!必须换!这个也是交感。


这些细微的人与人,人与物,人与自然的感应,这些思想、情感、欲望洪流之间的感应,就像空中的各种手机信号。可惜我们只关心有没有wifi无线信号,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无线联通是时时刻刻、细细密密地在交流中。


能量和信息,或者能量和精神的交换互通,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。我们如果不留意,不去体会,就全都过去了。


我们每天就是生活在天平的这边(意、志),只是在转脑子。如果一个人只会转脑子,跟电脑没有区别,甚至还不如电脑。好的电脑还能整理磁盘碎片,还能升级、杀毒、云储存,人反而不太容易。


人之不同于机器,在天平另一边(精神魂魄)这个部分,跟天地万物交感。


健康、疾病,更多在于交感出了问题。吃燕窝就是补吗?补就是吃燕窝、吃人参、吃绿豆、吃百合吗?如果这样去理解中医的话,真是太可惜了。


| 不敢自欺 |


中国人常说的正气,还有浩气长存,浩然之气,和缓之气,从容之气,这是什么东西?


比如有时候,当我觉得自己有点心胸狭窄,有点心智涣散的时候,会跟有“精气神”的朋友靠近一下,喝茶聊天走走路,我会感受到他们的浩然之气、心地光明……,慢慢自己也会离这个状态近一些,回归一下。这就是大补!交感就是这个东西。


再比如说,你觉得有了问题,烦恼很大,到底要不要买房子?要不要送孩子出国?上华德福还是上传统学校?思前想后,就是我们意志过用的状态。


当你不断思考,而不能决断的时候,就是张仲景在《伤寒论》里描述的状态:反复颠倒,心中懊恼。“懊”就是懊悔,后悔做错了,“恼”就是烦恼,别人看不出,但实际里边已经起变化了。


在任何时候,面对任何选择,不管是吃哪种汉堡,还是要跟谁结婚,只要你处在这个状态下,古人叫做“临事不能决”。“不能决”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,而且只会用后天志意来分析比较判断了。


鸿门宴上,项伯把那块玉佩拿出来的时候,项羽在那里反复颠倒心中懊恼,脸上红一阵白一阵,寒热往来。长期不会用心,忽略自己和别人内心的感受,就会走到过用志意的状态,那就离那个本来就在、对你最合适的那个结果——远了。


个人经验,如果你对一件事情一直在犹豫,在思考,我就知道,目前自己的心智程序错误了,应当切换,不行就放一放。


怎么切换呢?我们学习华德福、学习中医、学习传统就是一个切换,为什么呢?因为它给我们一个更开阔的眼光和世界。


长期的、围绕在我们身边的驯服、暗示和教育,长期的对物质需求和具体目标的专注、执取,使得我们的心智受困,甚至变成类似条件反射一样的简单的“赞成/反对”模式。这是心智成长的失败,是精神愚昧的显现。


网络中大量的评论都在这个水平。不管是对日本、对印度、对中美关系,还是吃素、吃狗肉、医患关系,乃至地域攻击,香港购物,我们看到的大量表达,只是条件反射似的发泄,而不是源于对真实世界的观察,清晰审慎的思考,建设性的支持。


心智受困的结果,只能处理眼前一点点小东西,生活当中一些最具象的东西,作为人生存需要最基本的东西。当然这个部分很重要,应该关注并处理好。但是,如果我们的精神,生命力只是在这样的小范围里旋转重复,无法展开,无法与更广阔的世界更深入的交感,这是对生命的浪费。


如果我们流连旋转在一个失中的念头当中,就像登上了开往失常的列车,由此开始由神到气到形的病患。


为什么儒释道这么重视“惭愧之心”,先知道自己错了,才有惭愧之心。心念一转,神气也就转了,生命列车的方向也转了。这不是一个简单的,现代学者所谓的“中国的伦理道德”,这不是外在的强制标准。而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和负责。


我们发现身体有大病的时候,已经是生命列车的方向错了很久了。但有一点一定要记得,心念随时有机会转回,心念一转,神气随时有机会复正,在每一个当下的人事对待中,我们都在有意无意识的或被动或主动的做出选择。所以,古人说“如临深渊、如履薄冰”,不敢自欺。



自我康复的五个方法


病,是一直都存在的。病名、症状、位置、程度会变来变去,一会儿隐藏,一会儿显现。它实际上基于我们的体质、心质,以及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在跟这个世界交流。


体质,有先天的部分,根据“五运六气学说”是可以推算出来。我们出生的时间,像一组密码,或者说天地这个大工厂的出厂编号,每年有不同批次,甚至每个月、每天、每个时辰,都有不同。


体质除了先天的部分外,还有后天的部分。身体像一辆汽车,神就像开车的主人,怎么使用、保养、维修也很重要,几年、几十年下来就形成了不同的后天体质。



比如天生瘦弱的人,假设他没有持续合理的运动,强化肌肉,也没有机会去野外露营、徒步、又没有结交喜欢运动、阳气足的朋友,那么,他瘦弱的格局就容易定下来。到中老年以后会有什么问题?虚,神经衰弱、胸闷气短、心慌,走几步就会喘,然后没力气、肌肉酸痛、关节酸痛。再老一点,就会记忆力、听力严重下降、看东西不清楚等等。


能量不够,身体虚弱的人,往往习惯于以“虚”的心态和“回避退缩”的方式跟社会交流。相应的,外界也会以对待“虚弱者”的方式来回应他,这在心理学叫“镜像效应”。虚弱相的人,容易安于固化,不易改变,这个要注意。


能量不够的人,容易经常处在保护自己,经常吃药看病、过度养生保健的状态,但这个习惯,会让自己越来越弱、越来越病。


如何判断病好不好治?作为医生,病人一进来,不管什么病,先看他的神定不定。如果有家属陪着一起进来,家属的神定不定也很说明问题。如果进来的人,神都很定,很舒缓,不管什么病,都好治。


因为神定,气机就是稳定的;神舒缓安定,气机就是和缓柔软的;人体的顺应性会比较好。道家说,刚强的容易死掉,柔软的容易活。


唐代大医家孙思邈说,凡得了病,第一,应该先把神定下来,收一收神。那些没必要的事情,让人伤心伤神的事情先断掉,躲一躲,避一避。


第二是导引。像现在的太极、站桩、八段锦、八部金刚、易筋经、瑜伽,或者走路、跑步、运动都属于这一类,帮助“形与神俱,气机运行”。


第三,调饮食。调中气,吃合适的。


第四,按摩。


第五,针灸。


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行,再吃药。这是古代大医建议的最后一步。


所以,当你有不舒服,不要急急忙忙地去吃药,或上网去胡乱搜索,给自己扣帽子。当你这样做的时候,你的神非但没有安静地在自己的身体里有秩序的巡逻和修复,而是跑到外面去了。


这时候,要先定一定神,可以想想是什么原因,吃的不对?心情不好?睡得太晚?太忙忘了自己?缺乏运动?……先反省一下,只要不是太急太重的病,先调整生活方式,通常就会很快恢复而且每一次都能提高对自己健康认知的全面度。



昨天有位老师肚子痛,请我给他做针灸。我问他:你觉得是什么原因?他说,我觉得是受寒了,而且吃的食物不对。他很清楚,这样的病人是好治的病人。


如果来一个病人,他说,啊啊……我痛死啦,大夫,怎么回事啊?是不是中毒了呀?是不是吃坏了呀?问一堆一堆的问题……神已经不定了。


治疗,是医生来帮助你自有的正气,帮助人体本身的调适能力发挥作用,消除障碍,回到平衡。这个过程,是医生跟病人一起合作的伙伴关系。如果病人神一乱,后面的治疗就不太容易顺利进行,医生会很难做。医生常有“我本将心向明月,奈何明月照沟渠”这样的感觉。



万病一法


昨天的慢性鼻炎病例,刚才有同学问解决方案。我们先回忆一下:她下焦稍微有点虚,中焦虚寒,表气封闭。


右图是气机的输布图,为了便于讲解,左图是有形有相的身形图,这两个图其实是讲一个东西。


下焦中焦不足,属于虚证。虚的时候,气机的自然运动规律是什么?“虚则阖,实则开。”“阖”就是收缩。这个人的气机有点像一个瘪掉的气球。在中医来看,鼻子这个地方出问题,是因为能量不够,瘪掉的气机无法给鼻子供能,这是基本原因。


第二,人体生命活动的运转水平低,就会有多余的痰湿风寒停留。


身体气机的运转,在西医叫做代谢,在中医叫气化。气化就是在人体内部进行的能量、信息、物质的转化,也包括了正常的流通。


比如吃一块牛排,经过人体中焦转化变成中气;听一首合适的交响乐,会提升神气;到森林里,清气得到补充……


要改善鼻炎,怎么来做?很简单,下焦中焦需要加强,加强以后,人体会有更多的气,自然就会扩散充盈到全身,瘪掉的气球就会充实起来,鼻子这个部分重新得到濡养;同时,原来封闭的通道和受限的功能会提升,气化更充分,身体里废料会少一点,体内的压力会小一点,鼻炎的各种症状,比如鼻子痒、喷嚏、鼻塞、流鼻涕就会消除。


气机饱满、流通了,毛孔会打开,她就会有正常的汗(现在没有汗),然后,手脚也会温热(现在是冷的)。


我们想象一下,如果一个城市的弄堂都封闭了,人就只能走大马路。人体的鼻子就是经络的大马路,原来身体内部的压力只能从鼻孔出来,现在可以从全身体表和四肢末梢出来,内部压力小了,通道多了,气血循环和修复能力高了,她的鼻炎自然就好了。


这是中医治疗鼻炎、皮肤病,或者慢性咳嗽、老年风湿等虚实夹杂问题的基本思路。其实,所有的病都是这一个思路。传统叫做“万病一法”。


很久以前,我曾经得过三个月左右的严重鼻炎,每天早上起来就打喷嚏、流鼻涕,跟刚才的案例有得一拼,我妈那会给我下诊断:完了,过敏性鼻炎,电视里专家说要吃很长时间的药控制,治不好的,床上有很多螨虫,要杀掉……


不能治好吗?可以治好。怎么治?


先分析病因。那段时间,我在一家中医机构负责跟海外某大学的一个中药研究项目合作,连带着中药产业化的分项目。因为当时公司的情况有点糟糕,我们都期望能够借助这两个项目能让公司好转过来。年轻没经验,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,也不明白时势不对,以为努力就能成功。然后,没有成功。


没有成功,在《黄帝内经》里叫什么?失志。这是生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。失志,就是让你精神专注的目标消失了,原本希望达成,持续投入神气的事情落空了。


失志之后的表现呢?各人不同,应该每个人都体验过。我那会儿是玩游戏“命令与征服”(Command & Conquer)每天玩到半夜两点,第二天还要上班,这么一个状态持续一个多月,也不运动。损耗精神气血,消耗下焦。


当时吃东西也随便,常常晚上吃一锅羊蝎子,再来瓶冰啤酒。本来神气涣散,下焦已经不足了,整个身体缺乏运动,导致气机运转也不利,又吃冰啤酒、羊肉,导致中焦运化更加不利,身体里有很多的湿浊、湿热都化不开,体内压力和垃圾的一部分就治好通过鼻孔排出来。


我妈的说法,虽然不是正解,对我也是个警醒。我跟她说:能治,我治给你看。


游戏戒掉。每天晚上都出去站桩、走路,早上起来跑步,打拳,一个月就好了。没有吃药。


就像孙思邈说的,重要的是调整精神、调整生活方式、饮食、运动。


中医,不需要有那么多面面俱到的限制和忌口,要掌握重点,生活和身心要有广阔的空间。要注意的是,各人的体质心质不同,每个人在康复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重点。留意在这个阶段,必须要做的事情和必须不能做的事情。


当时我的情况,必须要做的是:早睡觉,不耗精神;跑步,增加开的力量。一定不能做的是,不吃那些消化不了的、损害中气的东西。这三样是重点。


中医,需要有判断“势”的能力,如果缺乏,会被症状牵着走,把人体所有反应和症状,所有的不舒服,都看成是需要消除和对抗的。


我们要去看一个病和症状背后,人体的气的消长,重点是看精气神消长,而不是看症状的变化。同样是症状复发,有的是因为能量下降,体质下降,病进而正退,这个是需要处理的;有的是因为季节、环境、认知、心情、生活的变化,使得能量提升,正气进,而发生邪正斗争,然后出现了积极的排病反应,症状可能更严重更复杂,但是这是一件好事情。


这个判断能力,是我们需要去留意和培养的。我们叫做“标与本”,千变万化的症状和病名是标,表面现象;背后的决定因素是本,就是正气,我们的精气神。



慢性病调治的原则


每年秋冬和开春的时候,很多人都会有慢性病的再次发作,常常只是简单地想:我的慢性病又复发了,比如,老慢支、风湿、鼻炎……,不再去找背后的原因。


很多慢性病的复发,是人体因为各种原因,能量高了,人体就自动开始排体内原本相对静止的、积压的邪气了,这里面,风寒湿毒、痰食淤血是最常见的。


在没有“复发”之前,这些邪气也在体内的不同部位和层次停留,只是因为人体没有足够的能量,所以没有能力来发生邪正斗争,相安无事,看起来很好而已。


当病人和医生都不加辨析地认为“复发”是件坏事的时候,会出现什么情况?当然是想赶紧把它去掉,但实际的做法却只是把它盖住、遮住、压住。


比如治疗发烧感冒、鼻炎、皮肤病、过敏等有热症的病,如果没有整体思维的中医治法,可能会用一些类似清热解毒药,把它压住;没有整体思维的西医治法呢,就用抗生素、输液、激素,也是把它压住。


所谓的“治好”,其实是压住,掩盖症状而已,更麻烦的是,这个过程把人体气血上升,有机会排病修复的“势”打断,“机”毁掉。这样的治疗思路,在传统中医里,叫做“逆”


这种情况,在心理学也比较多见,有的家庭,一直相敬如宾,从来都不吵架。这有两种可能,第一,真修养,智慧非常高;第二,可能是掩盖矛盾。


生病、吵架,这种看似不好的爆发,很多时候,它的背景可能是个体的能量提升,心智的发展、自我的觉醒、沟通的必须深入,人整个的身心能量在提升、在改变、突破。


我们要静下来,才认得出。

如果确实属于能量提升引起的正向邪正斗争,这里有几个大原则供大家参考:


第一,在总体思路上,要顺其势。比如说,一个鼻炎病人,每年三四月都会加重,这个时候是春天,人体顺应天地,是在开的状态,正在把邪气往外排,如果病人不是很虚,精神饮食睡眠体力还不错,我们要顺应这个方向,大方向应该是什么?开,帮助排邪。尽量少用抗过敏药,或者中医的控制表面症状的药。


第二是什么呢?“利其行”,顺势而开的时候,假设他正在感冒咳嗽,我们判断他下焦、中焦都不虚,那仍然属于人体的排病反应,如果表气尚未开通,需要发汗,那我们就轻轻推一把,帮助这个排病反应,这就叫利其行。生活上,可以增加一点运动量,泡脚、走路,也是利其行。但是在这种增加运动量,要掌握一个“度”,不要让自己感到体质和精神有衰弱的感觉。


再比如,有的人吃了脏东西,他自己能量很足,就以拉肚子的方式排邪,我们都知道这种腹泻是人体在自愈过程中的排邪反应,不能单纯止泻,也不能往上发表,把本来离后门更近的邪气滞留在三焦内,不让它往下走。


第三是“握其度”。昨天“度”讲得很多,要根据这个人的体质虚实、生活状态、季节调配合适的力量来顺势利行。


第四是“固其本”。通过早一点睡觉,适当的艾灸、站桩、打坐,来帮助阖固下焦。合适的食物,不吃凉东西,来加强中焦。



每个过来求医的人,在先天体质的基础上,经过几十年的使用和各种疾病的侵蚀,会有一个基本的格局,治疗的当下,医生需要意识到,每个生命像一条河流,健康与疾病像股票曲线一样上下交织着前进。


医生通过交流、用针、用药帮助病人,病人通过提高对自己和生活的认知,改变生活方式,这一切都是在帮助病人从旧有格局里出来,进入更高更完善的气机格局,一段时间后,生命的运转自然会把这个病化掉。


以上四个原则,是各种慢性病调治的基本思路,也是“万病一法”的思路。很多人都不信:“真的吗?”“皮肤病真的就这么好了吗?”“过敏性鼻炎真的能治好吗?”真的能好。你真的改变自己,真的理解这些原则,真的能在日常生活里有意识的做到,就能好。


以上四个原则,我们再用大白话总结一下:“守中央,通四方”,把中焦下焦的能量增强,帮助通往四面八方。


“通四方”的几个方向:


第一,皮肤出汗正常,代表内气能够布散到表面;

第二,大便通畅,代表中焦气能够流通;

第三,小便顺畅,代表下焦气能够流通;

第四,女性月经正常,说明血分流通正常;

第五,四肢末梢温暖,中医叫“四末”;

第六,情绪表达,人际交流通达无碍,说明神气畅达,这条非常重要。


本文来源:希言館


肥儿茶-健脾消食化积-成人小儿都适用

健脾强肾壮骨话补钙 - 后爱傲骨无双

李辛:是不是必须素食?

李辛:为什么说生病是正常的?

李辛:一切都可以是药

李辛:如何看待令人恐慌的检查报告

李辛:如何看待令人恐慌的检查报告

李辛:离自己的内心近一些,身心便不容易出问题

李辛:比物质层面的补药更重要的,是精神层面的补药

李辛:一个中医眼中的焦虑和抑郁

李辛:一个中医眼中的精神健康

李辛:如何深入学习经典中医?

中医李辛 | 真正的养生,是去感受自己

李辛:一个中医眼中的抑郁症

李辛 - 各行各业都在相互喂药吃

李辛:了解你身体的大格局(强烈推荐)

李辛:大病是吃出来的吗?未必!80%的疾病跟心理因素有关

李辛:增强体质的第一张处方

李可:要为细辛平反昭雪!

李辛:很多人都在补肾,其实所谓的肾虚只是一个假象

揭示生命奥秘,疾病与健康的本质(大全)

“仁义礼智信”对五脏健康的影响

========== END ==========

温馨提示: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,仅供大家参考学习,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。如有需要,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

⊙版权声明:文章源于网络,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为人父母者,不知医为不慈!为人子女者,不知医为不孝!

找不到好中医?不如自己学中医!

本号菜单中,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, 视频系列. 欢迎大家学习.

学习古中医, 伤寒论经方传承

对经方有兴趣者, 可加QQ群618557934

厚德载物!草木金石仅除身病,正己培德方祛心魔!

祈愿:天下和顺,日月清明;风雨以时,灾厉不起;国丰民安,兵戈无用;崇德兴仁,务修礼让;国无盗贼,无有怨枉;强不凌弱,各得其所;人无病厄,富贵康宁;长寿好德,善始善终.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